酒的蒸餾技術(shù)何時引入中國?
酒的蒸餾技術(shù)是在元代從阿拉伯引入中國。但蒸餾酒起源可能更早。 明代李時珍認為蒸餾酒起源于元代,而在宋代很多書籍里也有提及蒸餾酒,而唐代白居易等人的詩中提及的燒酒也被現(xiàn)代人認為是蒸餾酒的一種,在上海博物館中展出的青銅蒸餾器,讓大家認為我國東漢時期就有蒸餾酒的存在了,但是這一說法還不夠嚴謹,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(jù)證明這個蒸餾器的用途就是拿來釀酒的。
酒的蒸餾技術(shù)何時引入中國?
蒸餾酒技術(shù)是元代傳入中國的,元朝時期的歐亞征服,才令蒸餾器傳入國內(nèi),才出現(xiàn)蒸餾酒技術(shù),不過蒸餾酒也并沒有普及,直到清朝之后才開始被推廣。
蒸餾酒溫度和時間?
蒸餾過程都可分為三個階段,即開始階段、中間階段和后期階段。 第一階段(開始階段):蒸餾溫度在78.3℃以下,所接的酒稱為酒頭。 第二階段(中間階段):蒸餾溫度在78.3℃-95℃之間,所接的酒屬于正流酒,也是理想的商品酒。其主要成分是酒精。酒的度數(shù)在50度左右。 第三階段(后期階段):蒸餾溫度在100℃左右,所接的酒稱為酒尾。
蒸餾酒多少度開始出酒?
白酒在燒酒時,當酒精成分在蒸汽的作用下、聚集到一起形成氣體再經(jīng)冷卻就會流出酒液,剛流出的酒液有上一鍋的酒尾在里面,酒度并不是這一鍋最高的,慢慢的就會流出這一鍋的酒頭,里面含有很豐富的香味物質(zhì),一般用做調(diào)酒用,酒度大致在67度左右,接3公斤左右就行了;慢慢酒度穩(wěn)定在63度
酒蒸餾法是什么時候開始?
東漢。元代普及。 在上海博物館發(fā)現(xiàn)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。該蒸餾器的年代, 經(jīng)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制品,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,蒸出了酒度為 26.6-20.4的蒸餾酒。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(xiāng)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。